当前位置: js345线路检测>>学习之窗>>正文

教育部发布8大教学要点,2022年上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这样上

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  2022-09-20 18:09

教育部近日印发《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2022年上辑)》,要求各地各高校要组织教师关注、参与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全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创新中心举办的集体备课活动,指导教师及时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和重要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引导广大学生不断增强“四个自信”。跟教育小微一起来看——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

(2022年上辑)

2022年将迎来党的二十大,这是我们党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上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阐释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深入阐释我国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深入阐释“十四五”良好开局和发展态势,引导学生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定走好中国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1.深入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在百年华诞的重大历史时刻,在继往开来的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以一份极其庄重、极其厚重的历史决议,向艰辛奋斗的辉煌过往致敬,向民族复兴的壮美前程誓师。

教学中,一是讲清楚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辉煌成就、历史意义以及坚守初心使命的执着奋斗精神,讲透彻中国共产党如何深刻地、历史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引导学生坚定听党话跟党走。

二是讲清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讲清楚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特别是新时代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引导学生增强“两个维护”的自觉性。

三是讲清楚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特别是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就在于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

教学中要坚持正确的党史观,树立大历史观,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正本清源,引导广大学生坚定历史自信、筑牢历史记忆,更好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2.充分认识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的重大意义,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我国“十四五”初期举办的重大标志性活动,办好冬奥会、冬残奥会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是顺应历史潮流、切合人类心声的时代呼唤。

教学中,一是讲清楚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的重大意义。首次成功举办冬奥会、冬残奥会,我们实现了超过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为中国人民和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作出重大贡献,改变了整个世界冬季运动的格局,开启了全球冰雪运动的新时代;展现了阳光、富强、开放的良好国家形象,振奋了民族精神,增进了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

二是讲清楚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展现出的大国担当和中国贡献。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如期成功举办不仅给遭遇“不确定性”的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增加了信心,更为大型国际赛事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举办贡献了中国智慧,树立了奥运新标杆。

三是讲清楚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会、冬残奥会能够稳步有序地成功举办,源于有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有综合国力的强大支撑、有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等。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成功举办冬奥会、冬残奥会,既是全世界民心所向,也是对个别国家利用冬奥会、冬残奥会搞政治作秀、政治操弄的最有力回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以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奉献青春力量的自觉性。

3.积极关注2022年全国两会,感受团结奋进的民主政治实践

2022年全国两会将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起点上,凝聚共识、激发力量,团结亿万人民向着新的奋斗目标进发。

教学中,一是讲清楚2021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产业链韧性得到提升,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

二是以政府工作报告和大会通过的各项决议为依据,讲清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重大政策,尤其是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新动向新部署。

三是以全国两会这一人民民主的制度载体和实践形式为例,讲清楚我国的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丰富了人类政治文明形态,为人类民主事业发展探索了新的路径。

教学中要增强问题意识,从两会中的重点热点问题入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政策及其给自身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感受制度优势,坚定制度自信。

4.深入阐释经济发展态势,增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信心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和各种风险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沉着应对,全国上下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国民经济量增质升,“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教学中,一是讲清楚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2021年,我国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国民经济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全年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经济总体发展势头良好。

二是讲清楚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变化新挑战,既要正视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带来的困难,又要看到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条件没有变、有能力有条件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信心。

三是讲清楚党中央关于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教学中要讲透中国经济光明论、机遇论、贡献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坚持严格疫情防控措施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关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认同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重大决策部署,增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信心。

5.正确理解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坚定实现共同富裕的信心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

教学中,一是讲清楚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

二是讲清楚共同富裕的实践途径。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

三是讲清楚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历史过程,到“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教学中要澄清有关“共同富裕”的错误认识和观点,引导学生理解实现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结合浙江正在开展的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和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增强学生对实现共同富裕的信心。

6.深刻阐释台海形势的时与势,坚定共创祖国统一、民族复兴伟业的信心和决心

2021年台海形势严峻复杂,风险挑战突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对台工作既保持战略定力、历史耐心,又勇于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有力塑造统一大势,坚决开展涉台斗争,持续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教学中,一是讲清楚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历史发展的定论,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

二是讲清楚“台独”本质与危害以及外部势力干涉台湾问题的图谋。当前,台海方向风险挑战和不确定不稳定性增多。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立场,勾连外部势力谋“独”挑衅,这是威胁台海和平稳定、导致两岸关系紧张动荡的根源,也是严重损害台湾同胞利益福祉的祸害;外部势力打“台湾牌”,只是把台湾当作损害中华民族利益、干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棋子。

三是讲清楚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和党中央对台工作决策部署。增强历史自信,树牢底线思维,发扬斗争精神,强化精准施策,坚决粉碎“台独”分裂图谋,坚决遏制外部势力干涉,扎实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推进祖国统一进程。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必然性,无论台海形势如何风云变幻,解决台湾问题的时与势始终在主张国家统一的力量这一边,主导权主动权始终掌握在祖国大陆这一边;引导学生深入领会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和党中央对台工作决策部署,坚定共创祖国统一、民族复兴伟业的信心和决心。

7.深刻阐释气候变化问题的实质,充分认识中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责任担当

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持续加速,全球气候变暖情况加剧。中国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并肩前行,助力《巴黎协定》行稳致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

教学中,一是讲清楚全球日趋紧迫的气候变化形势。气候变化是当今时代的“根本性问题”,受其影响全球极端天气灾害频发,给有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二是讲清楚气候变化不仅是环境问题,更是发展问题。只有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内加以统筹,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

三是讲清楚中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庄严承诺是大国担当和对世界的贡献。中国通过不断强化自主贡献目标、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加大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力度等措施,推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实践不断取得新进步,是对世界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的中国贡献。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面临着更多困难、更严峻的挑战、更大的压力,也更体现了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气候变化带给人类的挑战是现实的、严峻的、长远的,认清关于气候变化的“阴谋论”“谎言论”和“甩锅论”的实质,理解全球气候治理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关乎全人类利益的大事,国际社会应当携起手来,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8.深入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时代趋势和国际局势的重大判断,充分认识新时代中国外交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和中国外交前进方向的科学分析、重大判断和战略部署,是推动新时代中国外交奋力前行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教学中,一是讲清楚当前的世界形势。全球疫情跌宕蔓延,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国际社会正在经历多边和单边、开放和封闭、合作和对抗的重大考验。

二是讲清楚中国外交在全球变局中开创新局,在世界乱局中化危为机,在斗争与合作中勇毅前行。元首外交有力促进了大国关系的总体稳定,抗疫外交、发展外交、多边外交坚守了公道正义,展现了中国担当,作出了中国贡献。

三是讲清楚新时代中国外交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有利外部环境。中国外交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全力配合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主动应对后疫情时期多重挑战,推动全球发展倡议落地生根,拓展深化全球伙伴关系,致力推动中美关系稳健前行,坚定捍卫国家核心利益。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当前世界形势“变”与“不变”的表现和实质,正确理解中国外交政策以及我国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出的中国方案、注入的中国力量,充分认识中国发展是世界格局演变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主张为世界人民对和平与发展的诉求带来新希望。

当前位置: js345线路检测>>学习之窗>>正文

教育部发布8大教学要点,2022年上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这样上

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  2022年09月20日 18:09

教育部近日印发《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2022年上辑)》,要求各地各高校要组织教师关注、参与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全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创新中心举办的集体备课活动,指导教师及时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和重要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引导广大学生不断增强“四个自信”。跟教育小微一起来看——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

(2022年上辑)

2022年将迎来党的二十大,这是我们党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上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阐释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深入阐释我国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深入阐释“十四五”良好开局和发展态势,引导学生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定走好中国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1.深入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在百年华诞的重大历史时刻,在继往开来的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以一份极其庄重、极其厚重的历史决议,向艰辛奋斗的辉煌过往致敬,向民族复兴的壮美前程誓师。

教学中,一是讲清楚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辉煌成就、历史意义以及坚守初心使命的执着奋斗精神,讲透彻中国共产党如何深刻地、历史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引导学生坚定听党话跟党走。

二是讲清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讲清楚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特别是新时代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引导学生增强“两个维护”的自觉性。

三是讲清楚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特别是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就在于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

教学中要坚持正确的党史观,树立大历史观,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正本清源,引导广大学生坚定历史自信、筑牢历史记忆,更好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2.充分认识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的重大意义,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我国“十四五”初期举办的重大标志性活动,办好冬奥会、冬残奥会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是顺应历史潮流、切合人类心声的时代呼唤。

教学中,一是讲清楚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的重大意义。首次成功举办冬奥会、冬残奥会,我们实现了超过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为中国人民和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作出重大贡献,改变了整个世界冬季运动的格局,开启了全球冰雪运动的新时代;展现了阳光、富强、开放的良好国家形象,振奋了民族精神,增进了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

二是讲清楚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展现出的大国担当和中国贡献。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如期成功举办不仅给遭遇“不确定性”的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增加了信心,更为大型国际赛事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举办贡献了中国智慧,树立了奥运新标杆。

三是讲清楚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会、冬残奥会能够稳步有序地成功举办,源于有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有综合国力的强大支撑、有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等。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成功举办冬奥会、冬残奥会,既是全世界民心所向,也是对个别国家利用冬奥会、冬残奥会搞政治作秀、政治操弄的最有力回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以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奉献青春力量的自觉性。

3.积极关注2022年全国两会,感受团结奋进的民主政治实践

2022年全国两会将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起点上,凝聚共识、激发力量,团结亿万人民向着新的奋斗目标进发。

教学中,一是讲清楚2021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产业链韧性得到提升,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

二是以政府工作报告和大会通过的各项决议为依据,讲清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重大政策,尤其是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新动向新部署。

三是以全国两会这一人民民主的制度载体和实践形式为例,讲清楚我国的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丰富了人类政治文明形态,为人类民主事业发展探索了新的路径。

教学中要增强问题意识,从两会中的重点热点问题入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政策及其给自身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感受制度优势,坚定制度自信。

4.深入阐释经济发展态势,增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信心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和各种风险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沉着应对,全国上下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国民经济量增质升,“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教学中,一是讲清楚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2021年,我国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国民经济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全年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经济总体发展势头良好。

二是讲清楚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变化新挑战,既要正视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带来的困难,又要看到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条件没有变、有能力有条件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信心。

三是讲清楚党中央关于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教学中要讲透中国经济光明论、机遇论、贡献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坚持严格疫情防控措施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关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认同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重大决策部署,增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信心。

5.正确理解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坚定实现共同富裕的信心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

教学中,一是讲清楚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

二是讲清楚共同富裕的实践途径。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

三是讲清楚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历史过程,到“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教学中要澄清有关“共同富裕”的错误认识和观点,引导学生理解实现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结合浙江正在开展的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和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增强学生对实现共同富裕的信心。

6.深刻阐释台海形势的时与势,坚定共创祖国统一、民族复兴伟业的信心和决心

2021年台海形势严峻复杂,风险挑战突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对台工作既保持战略定力、历史耐心,又勇于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有力塑造统一大势,坚决开展涉台斗争,持续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教学中,一是讲清楚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历史发展的定论,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

二是讲清楚“台独”本质与危害以及外部势力干涉台湾问题的图谋。当前,台海方向风险挑战和不确定不稳定性增多。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立场,勾连外部势力谋“独”挑衅,这是威胁台海和平稳定、导致两岸关系紧张动荡的根源,也是严重损害台湾同胞利益福祉的祸害;外部势力打“台湾牌”,只是把台湾当作损害中华民族利益、干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棋子。

三是讲清楚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和党中央对台工作决策部署。增强历史自信,树牢底线思维,发扬斗争精神,强化精准施策,坚决粉碎“台独”分裂图谋,坚决遏制外部势力干涉,扎实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推进祖国统一进程。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必然性,无论台海形势如何风云变幻,解决台湾问题的时与势始终在主张国家统一的力量这一边,主导权主动权始终掌握在祖国大陆这一边;引导学生深入领会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和党中央对台工作决策部署,坚定共创祖国统一、民族复兴伟业的信心和决心。

7.深刻阐释气候变化问题的实质,充分认识中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责任担当

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持续加速,全球气候变暖情况加剧。中国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并肩前行,助力《巴黎协定》行稳致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

教学中,一是讲清楚全球日趋紧迫的气候变化形势。气候变化是当今时代的“根本性问题”,受其影响全球极端天气灾害频发,给有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二是讲清楚气候变化不仅是环境问题,更是发展问题。只有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内加以统筹,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

三是讲清楚中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庄严承诺是大国担当和对世界的贡献。中国通过不断强化自主贡献目标、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加大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力度等措施,推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实践不断取得新进步,是对世界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的中国贡献。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面临着更多困难、更严峻的挑战、更大的压力,也更体现了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气候变化带给人类的挑战是现实的、严峻的、长远的,认清关于气候变化的“阴谋论”“谎言论”和“甩锅论”的实质,理解全球气候治理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关乎全人类利益的大事,国际社会应当携起手来,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8.深入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时代趋势和国际局势的重大判断,充分认识新时代中国外交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和中国外交前进方向的科学分析、重大判断和战略部署,是推动新时代中国外交奋力前行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教学中,一是讲清楚当前的世界形势。全球疫情跌宕蔓延,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国际社会正在经历多边和单边、开放和封闭、合作和对抗的重大考验。

二是讲清楚中国外交在全球变局中开创新局,在世界乱局中化危为机,在斗争与合作中勇毅前行。元首外交有力促进了大国关系的总体稳定,抗疫外交、发展外交、多边外交坚守了公道正义,展现了中国担当,作出了中国贡献。

三是讲清楚新时代中国外交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有利外部环境。中国外交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全力配合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主动应对后疫情时期多重挑战,推动全球发展倡议落地生根,拓展深化全球伙伴关系,致力推动中美关系稳健前行,坚定捍卫国家核心利益。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当前世界形势“变”与“不变”的表现和实质,正确理解中国外交政策以及我国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出的中国方案、注入的中国力量,充分认识中国发展是世界格局演变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主张为世界人民对和平与发展的诉求带来新希望。